19
10月
来源:新一线城市研究所(ID:TheRisingLab)街区,是城市里的一种空间构成单位,但在CITY WALK复兴之前,我们甚至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这个概念略感模糊。现在好了,打开户外,回归附近,街区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里,我们不需要再讨论街区是什么,只需要在乎街区里有什么,以及它未来会变成什么样。2024年,新一酱将用商业空间算法,更细致地描绘我们的街区究竟是什么模样。起头第一篇,我们先来看
19
10月
文:沐九九来源:深氪新消费(ID:xinshangye2016)27年前,以独特的泡椒凤爪打开市场,重庆酒楼老板鹿有忠带领有友食品一路干上“凤爪第一股”。27年后,凤爪市场竞争激烈,鹿有忠与他的有友食品一起困在了原地。在10亿元的平台上持续徘徊了五年之后,有友凤爪终于碰到了天花板。前段时间,有友食品交出了自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2023年,公司营收跌落至10亿元以下,实现营业收入9.66亿元,同
19
10月
Foodaily每周准时摘取食品行业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新品信息和新闻资讯,一切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公司都在其列。 新产品1、形象、产品双升级,雀巢咖啡品牌全面焕新2、海天再推冰淇淋新品,打破常规探索更多元口感3、统一推无糖茶新品“春拂绿茶”,创新发酵工艺还原绿茶本味4、茶π新品茉莉花柠檬茶上市,原茶萃取+手打柠檬打造酸甜爽感5、在“健康”之上打造“品质感”,三得利上新桂花乌龙茶6、可可满分上新椰子
18
10月
文:北海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看着天水如今的热闹,淄博人笑笑不说话。等等,看淡一切的或许还有哈尔滨人、天津人、洛阳人,以及过往的那些老牌网红城市和县域。正如山东淄博打下的样板,如今,在天水,这个甘肃东南部的地级市,因为麻辣烫爆火后,正在上演几乎一模一样的剧情:网红店铺累到挂出歇业公告,本地成立麻辣烫美食街,瞅准商机的老板们迅速盘铺子开新店,文旅局领导下场喊话,
18
10月
文:卢枕来源:每日人物(ID:meirirenwu)2023年,大多数人都能切身体会到,赚钱越来越难了。年薪百万的金融精英,因为一纸降薪文件,失去了往日的光环;曾经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把“降本增效”写入公司战略和老板的OKR里,不少打工人的年终奖就此不见踪影;更多身处中小企业和灵活就业的人们,则随时面临公司倒闭、饭碗不保的窘境。当下这个时代,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家能赚钱的公司,愈加稀少,也尤为珍贵
18
10月
文:松露来源:新榜(ID:newrankcn)如果你对“穷鬼套餐”的印象,还停留在麦当劳“1+1”随心配,或是肯德基“疯狂星期四”,那可能已经OUT了。如今的“穷鬼套餐”,动辄“3元早餐自助”、“4元拌饭自由”、“9块9享全场”。就连被视为中产配置的山姆,也凭借其“穷鬼三件套”,即1.59kg售价21.9元的鸡蛋、7个装售价23.9元的原味贝果、16块装售价59.8元的瑞士卷,登上热搜。一夜之间,
18
10月
截至目前,劲仔食品、三只松鼠、盐津铺子、有友食品几家休闲食品上市企业均已披露2023年报。 文:郭秀娟 张函来源:快消八谈(ID:gh_763cd00345a3)截至目前,劲仔食品、三只松鼠、盐津铺子、有友食品几家休闲食品上市企业均已披露2023年报。北京商报记者从营收、净利、销售费用投入等几个维度对比上述公司业绩发现,三只松鼠虽然在营收规模上占据绝对优势,相当于7.4个有友食品,但其销售费用也是
18
10月
文:陈星星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ID:retailobservation)过去一个月,盒马剧变。传言被出售,创始人退休,业界关于盒马的讨论也未曾停息,没有人不想知道这家企业将走向何方。这一切,恰如8年前。当时,盒马扛着名为“新零售”的大旗进入零售赛道,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经营模式。盒马模式能否跑通?新零售是伪命题吗?这些问题曾被讨论数年。盒马首推的“线上下单,30分钟送达”已经是主流的购物方式之一,
17
10月
文:响马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尤其是在多年的竞争对手农夫山泉被推上风口浪尖之后,娃哈哈迎来了一波“超级流量”。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月28日至29日,娃哈哈抖音官方旗舰店在没有开启直播的情况下,店铺销量飙升超500%,其中,AD钙奶销量第一。与此同时,美团数据也显示,自2月底至3月14日,娃哈哈系列产品销量均大幅增长,其中AD钙奶的
17
10月
文:林美汕来源:DT商业观察(ID:DTcaijing)2023年以来,不少行业都出现了报复性复苏,文旅无疑是其中势头最猛的一股风,刮过全国每一寸土地。在此背景下,DT商业观察联合网商银行小微观察站与飞猪出品《小微观察站:2024文旅经济小微观察报告》,挖掘文旅小微商家当前面临的新发展机会。01旅游热潮下的小微企业:45.8%赚到更多钱,看好民俗特色游这两年,报复性出行的消费者,像是攒了一股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