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04月
在中国消费者越发追求性价比的当下,价格亲民的意式餐厅连锁品牌萨莉亚(saizeriya)迎来了一波“吃货红利”。 来源:小食代(ID:foodinc)小食代留意到,总部位于日本的萨莉亚公司昨日发布了2024财年一季度(注:2023年的9~11月)合并财报。其中,以中国市场为主的该公司亚洲业务的销售额和经营利润双双大涨。在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萨莉亚一季度的销售额和经营利润也均实现了十分
17
04月
定下2026年达到20000家店的目标,旗下经营着肯德基和必胜客等品牌的百胜中国已经开始为今年的拓店忙碌了。 来源:小食代(ID:foodinc)“目前,肯德基只服务于中国1/3的人口,那么剩下的2/3人口呢?我们未能覆盖到这部分消费者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门店开得还不够多,还没有开到他们那里。”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Joey Wat)说。小食代留意到,日前,屈翠容接受了CNBC、《财富》等多家媒
16
04月
水做的巧克力、高复原率预制菜、更下酒的奶酪... 从日本新技术食品开发奖,能获得哪些创新灵感? 文:Hermia H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2023年12月15日,一年一度的日本食粮新闻社“新技术・食品开发奖”重磅揭晓。五款产品凭借在加工效率、烹制便利性和食用体验上的独特创新,从众多入围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过去一年中日本食品产业技术进步的缩影。自2020年起,F
16
04月
文:Giselle Yin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回顾2023年,渠道业态的多样化分化仍在继续,线上线下渠道持续变革。越来越追求“精致省”的消费者,对渠道的便利性、商品丰富度和履约确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行业来说,不仅要不断扩渠道,更要找更能高效触达消费者的好渠道,并从渠道触点反推用户需求,指导组货选品和新品研发,从而找到生意新增量的突破口。在供需两端的碰撞下,F
16
04月
文:漫步恒天来源:伯虎财经(bohuFN)农历新年将至,各大商超为年终大促而动作不断,打响第一枪的则是盒马。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盒马App已经无法开通或续费会员。此后,随着盒马官方一则公告,也证实了这一消息,称因业务调整,从12月13日起,不支持开通或续费盒马X会员,这意味着盒马于2019年上线的付费会员业务俨然画上句点。这也是继此前盒马开启轰轰烈烈的“折扣化变革”之后,又一次大动作。刚刚过
16
04月
文:宝璐来源:深氪新消费(ID:xinshangye2016)深夜一碗热腾腾的加餐泡面,总能抚慰加班了一整天的社畜。尤其是韩国人,别看韩国人在饮食文化上与中国总起争端,但在吃泡面这件事上,韩国人实打实卷出到了人均数量上的全球第一。根据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与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的数据,每个韩国人,一年平均要吃掉80袋泡面。不光韩国人对韩国泡面有着狂热的喜爱,中国市场对韩国泡面的需求也及其热烈 。在韩国出
16
04月
文:杨茜茜、徐雪迎来源: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ID:positioningpioneers)平成衰退,日本经济遭遇了“失去的三十年”。日本作为曾经的世界经济领头羊,一度被视为全球经济的中心,但长期的高负债水平、人口老龄化以及通货紧缩,让日本的泡沫繁荣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走到尽头。同作为东亚国家,今天的中国似乎看起来与先前的日本高度相像,“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失去的30年”开始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话题。
15
04月
近日,国内蓝莓全产业链头部企业「蓝美股份」完成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由招商局旗下两山基金、贵州中垦基金领投,原股东中金资本持续投资。本轮融资将持续致力于公司蓝莓全产业链的深化布局,在科技种业、精深加工领域的关键两端优势上继续发力。在科技种业端,加强“蓝美1号”种苗在国内推广种植和品种优化研发;在大健康端,增强蓝莓花色苷在产业化研发应用上的投入及业务拓展。“蓝美1号”蓝莓果树蓝美股份成立于2010年
15
04月
文:Julie Zhu,Carol H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给手机换上“龙年龘龘”的限定皮肤、为宠物装扮祥龙套装营造浓厚的新年氛围;接过父母的年夜饭操办主力,年轻人在桌上用预制菜摆出被“尽显厨艺”的满汉全席......同样是在过年场景,过年的方式和过年的主力都在发生悄然的转变。新年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营销节点,市场瞬息万变之下,品牌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在人们不断
15
04月
文:Irene.L来源:氢消费出品(ID:HQingXiaoFei)当各行各业开始卷低价时,烘焙行业也在低价的背景下,玩出了新模式——2元面包店。近期,2元面包店在全国各地突然走红。据有关数据显示,仅10月,济南、青岛、大连、南宁、南京、昆明、合肥、徐州等城市都有不少2元面包店新开业。有的店主在社媒上宣称投资几万元就能“月入十万”,类似这种“低投资、高回报”的帖子充斥各大社交平台,勾起了不少人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