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05月
在食品饮料行业,品类比品牌更重要。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不仅仅是“搞个东西”出来,首先是要对生意负责。 文: 云瑶来源:消研所trendmakers(ID:trendmakers)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品牌创始人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但是产品经理并非天生,产品经理人格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我和我的好朋友小龙聊了聊。小龙是资深的食品饮料行业产品经理,前柠檬共和国合伙人,目前在一家饮料大厂做新产品,这次聊天
05
05月
文:Kara来源:食研汇FTA(ID:FTA_21FOOD)2019-2022年新食品原料审批速度比较平缓,且在2022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然而,在2023年,新食品原料的获批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有17个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12个新食品原料获批。相比较于2022年,已经获批的原料数量增长高达140%。近5年新食品原料公开征求意见及获批情况/食研汇整理01受理及获批原料盘
05
05月
来源:品饮汇观察(ID:DrinksSHOW)民以食为天,餐饮与文旅有着天然的紧密伴生关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47485亿元,同比上升19.4%,超过了2022年全年收入。而作为餐饮经济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佐餐饮料市场,也顺势获得了新一轮发展周期,成为2024年饮料行业发展的新风向、新机遇。如元气森林在2022年底提出将“攻占餐饮渠道”作为公司重点战略之一;大窑汽水
04
05月
Foodaily每周准时摘取食品行业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新品信息和新闻资讯,一切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公司都在其列。 新产品1、进军植物蛋白饮品赛道,东鹏饮料推出新品海岛椰椰汁2、意面、肉丸“组CP”,空刻上新“意面搭档”产品意式肉丸3、贴合宝贝成长需求,奶酪博士高钙系列再上新奶酪小软饼4、卫龙推出脆火火辣脆片,打造辣条“脆辣”新口感5、安慕希发布上新预告,黄油啤酒风味气泡酸奶或将上线公司新闻6、君乐
04
05月
【新品介绍】最近,日清食品推出了全新的「配料满满」系列杯面,与普通杯面相比,该系列杯面含有双倍或四倍的配料,包括「神秘肉满满」、「鱿鱼海鲜满满」、「虾肉满满」和「咖喱神秘肉满满」四种,吸引了众多关注。 日清表示,这款产品是从粉丝的诉求中诞生的。许多消费者不仅是日清杯面的粉丝,也是其中特定成分的粉丝。这些粉丝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希望有一款纯粹的、只有肉或虾的杯面。基于此,日清决定对经典杯面进行升级,来
04
05月
2024年1月2日,上海——全球著名连锁咖啡品牌Tim Hortons中国业务及炸鸡品牌Popeyes中国业务(以下简称“Tims天好中国”;NASDAQ: THCH)宣布“合伙人项目”加盟首店—平湖南河头捷枫店(Tims Go)于元旦期间在嘉兴平湖正式开业。(“合伙人项目”加盟首店正式开业)据悉,Tims天好咖啡于2023年9月正式启动“天好,一起出发”合伙人项目,在北京、上海和新一线城市逐步开
04
05月
文:ViniWang来源:未来科技力(ID:smartechworld)星巴克正在失去中国“头把交椅”的地位。据星巴克Q4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门店达到6806家。但根据瑞幸咖啡Q3财报显示,截止第三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数量已经达到13273家,这个数量是星巴克的2倍多,但瑞幸咖啡才创立了5年。瑞幸前创始人陆正耀在去年创建的库迪咖啡,门店数量也直逼星巴克,达到5000家。跟星巴克对标的精品咖啡品牌M
04
05月
TBI杰出品牌创新奖(Top Brand Innovation Awards),深度关注数字时代品牌以创新思维进行品牌创建、维护与增长的全链路。2023年度TBI杰出品牌创新奖致力于发掘新商业时代下的杰出品牌,在为期3个月的征集期中,共有丝芙兰、卡士、伊利、妮维雅、健安喜、哈药健康、魅族、大悦城、恒林家居、格力高、达美乐、徐福记、卫龙、满记甜品等318家品牌,以及爱奇艺、新潮传媒、快看、分众传媒、
03
05月
文:Euromonitor来源:Euromonitor欧睿信息咨询(ID:Euromonitor_China)2023已临近尾声,新的一年消费者有何新期待?消费习惯有何变化?品牌如何即时察觉新潮流、满足新需求?十多年来,欧睿国际每年都会利用全球的专家网络和消费数据库资源,提炼出影响下一年全球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所需所想,预测消费动机,挖掘商机和创新点,引领行业与市场走向。《20
03
05月
来源:肖明超-趋势观察(ID:trendforesee)根据让·鲍德里亚的理论,当代社会早已形成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的社会形态,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乃至文化习惯都被广告、商品和现代媒体所塑造、操纵。尽管这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对消费在现代生活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消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是如此重要,并且将变得日益重要。赫伯特·马尔库塞早年间的观点仍可被认为是这一趋势的有效论据,因为“消费者不仅是在